破解甲醇汽车腐蚀难题,三沃聚能润滑油助力醇氢动力车稳定运行

  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广,甲醇汽车正迎来发展的关键期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全国运行的甲醇汽车已超过28000辆。在贵州贵阳,一名改用甲醇汽车的网约车司机表示:“现在用甲醇,每公里的成本不到3毛,一年下来光燃油费就能节约差不多4万块钱。”

  甲醇燃料成本仅为汽油的1/3,但推广过程中仍面临技术挑战。如今,贵州贵醇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贵醇”)与禧福氢能科技(广东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禧福”)的合作正为行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。

  十辆经过改装的"醇氢动力"出租车在试点城市道路上平稳行驶,背后是甲醇汽车升级方案和润滑技术突破,为这场燃油变革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  01 市场萌芽:甲醇汽车的机遇与挑战

 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,甲醇燃料凭借清洁、低碳、低成本的优势,正成为交通领域的新选择。甲醇含氢量12.5%,含氧量50%,充分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。

 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,2023年甲醇产能达10455万吨,产量为7369.2万吨,占全球甲醇总产量的65%。

  从2012年开始,我国在山西、上海、陕西、贵州、甘肃五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。十年探索验证了甲醇汽车的安全性、环保性、可靠性和经济性。

  但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仍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。甲醇燃烧后会生成甲酸和甲醛,不仅对对内燃机零部件会造成腐蚀,也会使油品碱值下降快,清净分散性变差。

  同时,甲醇本身分子中含氧,燃烧后会生成较多水,且甲醇自身吸水性强,因此机油非常容易进水乳化。这些技术瓶颈制约了甲醇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。

  贵醇经过多年研究,把传统的甲醇燃料汽车,升级为"醇氢动力"汽车,为甲醇汽车市场注入了新活力。

  02 道路实测:出租车的运营数据

  贵醇的"醇氢动力"集成控制系统改装装置,正在通过实际道路测试验证其可靠性。目前,10台采用该系统的"醇氢动力"出租车已投入运行。

  这些改装出租车在现实运营条件下接受全面评估。初期数据表明,车辆性能稳定,燃料成本显著降低,证实了改装方案的可行性。

  "醇氢动力"汽车的经济优势明显。与传统汽油相比,"醇氢动力"汽车在燃料费用上可节省66%,对于高频使用的出租车而言,这种成本优势更为突出,经济性成为推动"醇氢动力"改装的重要动力。

  03 技术突破:专用润滑油的解决方案

  应对甲醇燃料对发动机的腐蚀问题,专用润滑油的研发成为关键。禧福推出的三沃聚能甲醇燃料汽车专用润滑油,利用油溶性石墨烯技术,在发动机内部形成保护膜,减少磨损。

  石墨烯具有超强润滑性能和导热性,能有效降低机械摩擦,辅助发动机散热。这项技术解决了甲醇燃料带来的腐蚀和乳化问题,为甲醇汽车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。

  专用甲醇机油的技术要求复杂。它需要综合研究基础油、粘度指数改进剂、清净剂、分散剂、防锈剂、抗泡剂、抗磨剂、乳化剂等多个方面。

  04 产业协同:构建甲醇汽车生态系统

  "醇氢动力"汽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努力。从燃料生产到车辆制造,从改装技术到专用润滑油,各个环节需要紧密配合。

  在绿色甲醇制备方面,我国已取得重要突破。2023年,由河南省顺成集团、吉利控股集团等共同出资建设的中国首套1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投产,综合利用焦炉气副产氢气与捕集的工业尾气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。

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:“假如国内三分之一的车辆使用绿色甲醇燃料,就能减少8000万吨石油进口,回收1.32亿吨二氧化碳。”

  政策支持也为"醇氢动力"汽车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。工信部《“十四五”工业绿色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“促进甲醇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”。

  工信部《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》也提出探索实施绿色甲醇等低碳、零碳燃料推广应用工程。

  太原、贵阳、西安等城市已有超过70座甲醇燃料加注站投入运营。这些加注站多由原有加油站改造而成,这种低成本的转型模式为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了可能。

  随着"醇氢动力"汽车应用范围的扩大,当绿色甲醇制备技术进一步成熟和成本下降时,甲醇将能更好地发挥其环保潜力。未来,风能、太阳能等可再生电力能源电解水制氢,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的工艺将越来越普及。

  专家预计,汽车动力市场将呈现多元并存格局:“宜电则电、宜氢则氢、宜醇则醇、宜氨则氨、宜油则油”。